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武作品《途》 尹力 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武作品《夢》 尹力 攝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尹力 曾鼐)在繪畫界,以中國傳統的寫意方式進行油畫創作的“重彩油畫”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瞭解和喜愛。作為中國首個為發展重彩油畫而設立的公益性公募基金,周昌新藝術基金於12日在京向20名優秀藝術人才頒發“昌新藝術獎學金”。同日,百餘幅獲得昌新藝術獎的歷屆優秀作品,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本次活動中,來自中國兩岸四地的18所優秀美術高等院校推薦的54位碩、博士研究生,經過由不同藝術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組成的藝術評審委員會的綜合考評,最終有20名學生榮獲第四屆“昌新藝術獎學金”。這20名“中國未來的繪畫藝術大師”的年齡層從70後跨度至90後,其創作靈感不同,繪畫風格更是迥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武:致力於展現具有東方藝術特性的工筆畫作
  生於1975年的張武認為,工筆人物畫相對於其它題材的創作更能夠直觀地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對於社會的認知和見解,因其所描繪對象是有情感、有生命的鮮活的人物形象,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能夠提供更大的藝術發揮空間。他在創作中努力讓色彩表現力、表現方法以及材料適應性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儘力使作品既富有東方藝術美學特征,又傳達出現代繪畫多樣的表現方法,在其作品《途》、《夢》中都儘力體現出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和風格樣式。
  張武表示,每次階段性的創作都會給他帶來不同的藝術收穫,就像在成長之路上的坐標。他的參選作品《途》正是根據自己的感悟和對藝術之路的執著追尋有感而發的創作。
  張武說,選擇工筆重彩作為專攻方向,是因為工筆重彩具有典雅、華麗、沉靜的藝術美感,在絹、紙、牆壁等材質上表現出骨法用筆的線的韻律以及厚重濃麗而又不失典雅的豐厚色彩,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中國繪畫藝術獨具的文化精神氣質和審美經驗空間。它不僅促使藝術家自覺地投入創作,而且對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具有積極的作用。
  他提到,工筆畫追求繪畫手段的裝飾性意味,造型手法上強調寫意性的旨趣、概括、提煉,並主張以神韻、神態的思維為先導來把握物象的本質形態。在他的創作中,致力於以多姿多彩的語言形態,來展現具有東方藝術特性的工筆畫作。
  張武欣賞的中外藝術家有莫奈、納蘭霍、達利、劉臨等。他認為,當代工筆人物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創作者應以開放的心態吸取古今中外精華,無論是油畫、壁畫、版畫、連環畫還是裝飾畫,只要有益於表現創作風格的就可以加以吸收和借鑒,讓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呈現出各種可能性。
  中央美術學院張晨:用西方理論解讀中國藝術
  26歲的張晨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的一名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中西美術比較。從小喜歡繪畫的他,因“希望沒有拘束的隨便塗畫”,一直並未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美術訓練。張晨後於2006年考入中央美院,開始四年美術史的本科學習,隨後攻讀了視覺文化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由於對當代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碩士畢業後,張晨選擇在“中西美術比較”方向進行深造,他認為,“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是相通的”。
  在張晨的研究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直是核心。他認為,繪畫思路、思考方式等,東方對西方藝術都有較深遠的影響,例如西方現代主義抽象畫與中國書法寫意派有異曲同工之處、西方藝術不少借鑒了中國的禪宗、佛教等思維。
  談到當代藝術,張晨更是滔滔不絕。他說,中國當代藝術經歷了被西方衝擊、迎合西方、到如今尋找平等交流的過程,“中西方行為藝術現在開始同步,之前很多崇尚激烈的行為藝術,而如今藝術家們不再選擇暴露、傷害身體,不再對抗,而是強調交流和個體轉變。”
  在多年的分析研究中,張晨對諸多社會現象也不斷在思考,“現在藝術市場很好,但也導致很多藝術家顧不上理論研究了;社會的藝術教育也很缺失,各個城市之間發展差別太大,欣賞藝術不應只是停留在美醜的標準,藝術是提供另一種思考方式,是對社會問題等的反思”。(完)  (原標題:昌新藝術獎在京揭曉 鼓勵學子創新繪畫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n85vnmv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